沒有核的果實無法在自然界生存,沒有米粒的稻穗總是揚著無知的頭顱。那麽失卻了魂魄的人呢?在這個傳媒衆聲喧嘩的年代,在這個真文化、僞文化魚目混珠的年代,網上找工作兼職們是否已被繁華迷了眼,丟了心?
康德有雲: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與日更新;上則爲星辰,下則爲德性。但是在今天,當我們只會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長的朵朵浮雲時(郭敬明),誰還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當“簡單”的《老鼠愛大米》唱紅大江南北時,誰還會重拾“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黃的感動?
當下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簡單、幼稚。無可否認,青春文學確實能帶來夢幻般的感動,通俗歌曲也不失爲茶余飯後的消遣,但倘若這一切成爲文化的主流,當一個人沉浸于其中難以自拔時,很難想象他能直面現實,讓心智與身體共同健康的成長。
當下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囂。每天,大量的娛樂新聞讓人們津津有味地咀嚼名星的绯聞瑣事,各類“速讀名著”“小故事裏的大智慧”常駐暢銷書之列。以至于有人不無憂心地說,當綠蒂主動投懷送抱時,維特還有什麽煩惱?
一個人可以忍受物質生活的貧困,卻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貴。類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暫時的聲色之娛,還有什麽能留駐心田,在心湖裏回蕩幾許波紋的呢?
個體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遺憾,但當其成爲整體性的精神信仰缺席時,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中國舊有的三綱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我們,是否也成爲了迷惘的一代?所幸的是,人文精神並未完全流失。當年輕志願者馬骅在梅裏雪山間失去生命時,便將詩人的理想主義帶到了那裏,成爲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標杆。當昆曲在大學校園引起轟動時,不由讓人相信,傳統的文化經典對于麥當勞下長大的年輕人們仍有著磁石般的吸引力。
一個人僅僅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擁有更爲廣闊的精神世界。對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許並不在遠處,而在被重重僞文化掩蓋的內心深處。
魂兮,歸來。
成功之花,紮根在競爭合作的土壤上。美玉只有立于創新思維的陽光中,才能綻放出令人驚豔的美麗。
——題記
古人雲:“變則通,通則久。”亦雲:“團結力量大。”這裏的變,指的是思維上的轉變,即突破慣性模式;而團結,亦不僅僅是指與隊友合作,更要與對手合作。
“山羊過獨木橋”的遊戲恰恰說明了這一點。雖然是在比賽,隊員們卻打破了習慣。兩隊在競爭中合作,雙雙通過獨木橋,實現了雙贏。何樂而不爲?
創新與合作促成個人的成功。學習生活中,我們更多的是把同學們當成對手來看待。今天他比你多做出了幾道題,多考了幾分,明天你發奮要爭這口氣。這看似動力十足,實則“火藥味”亦濃,心晴不爽。倒不如把所謂的“競爭對手”看成朋友。在學習中互相監督,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由此觀之,爲人處事,唯有打破思維定勢,把對手看成朋友,才有可能獲取更大的舞台。雖說“與人鬥,其樂無窮”,然“與人合作,更是樂亦無窮”!
創新與合作推動企業的發展。一個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勢必少不了這兩個關鍵詞。前幾年,香港與珠三角搞“前店後廠”模式,在競爭中合作,互相彌補不足,擴大優勢,迅速實現了現代化,成爲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
今年,電商風靡全國,一筆筆電子交易彙款呈幾何式暴漲,相關的産業亦發展迅猛。百度、京東、騰訊、天貓等無一不在轉變傳統思維,在與對手的競爭與合作形成産業鏈條,實現了規模效應,實現了利潤最大化。
創新與合作同樣鑄成國家的崛起。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威脅論”在西方興起,東亞周邊各國也有點沉不住氣。于是習總書記提出了命運共同體理論。即我們與周邊及世界各國的關系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打破傳統的“大國崛起”與霸權相挂鈎的思維觀念,致力于和平崛起的新思想。因爲網上找工作兼職們與周邊國家利益共生,息息相關,既是對手,又是朋友。是一個統一的命運共同體。唯有如此,才能保證中國和平崛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創新與合作乃個人、企業與國家成功的“雙響炮”,少了其中任何一個,成功都不會是完美的成功,只有雙管齊下,才是成功的至高境界。